高考知識網 時間:2022-06-21 10:26:58
淡云辭夏日,新涼迎清秋。隨著重慶醫科大學2021級新生報到工作圓滿結束,同學們也即將迎來人生的新階段。9月12日下午,重慶醫科大學在縉云校區同生禮堂舉行了2021級新生“開學第一課”。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活動采用主會場直播和智慧教室同步轉播的方式進行,3800余名師生在現場和直播教室收聽收看。
學校高度重視新生入學教育,并將其作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醫學人文教育的重要環節。為幫助新生更好更快地適應和規劃大學生活,學校制訂了《2021級新生入學教育方案》,將在9-11月陸續開展多項入學教育活動,包括校史校情、西遷精神、抗疫精神、適應大學、思想引領、國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教育、素質養成等內容,采用集中講授、參觀走訪、開學典禮、迎新晚會、紅色音樂會、縉云講壇等多種形式,啟發和引導新生了解學校,了解大學,做好學習與人生規劃,助力同學們“生”涯起航,開啟“萌新”醫路新征程。
2021級新生入學教育第一講是“學習重醫歷史,傳承西遷精神”,通過校史校情教育,增強新生愛校榮校意識,傳承上醫重醫精神,做新時代合格大學生。校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劉湘以《回顧學校歷史,弘揚西遷精神》為題,帶領2021級新生回顧了重慶醫科大學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分遷創校的歷史源流,講述了老一輩重醫創校先驅無私奉獻、白手起家,建起重慶醫學院的感人故事。她寄語新生,“重醫的故事從此與你們有關,你們要學習和傳承老一代重醫人愛國愛校情懷,弘揚西遷精神、抗疫精神,擔當、奉獻、拼搏、創新,成就更好的自己,續寫重醫新的傳奇!
聆聽創校歷史,感悟西遷精神之后。第一臨床學院的教師王越為新生作了《以青春為筆,畫醫之模樣》抗疫精神主題報告。王越以“什么是醫生的模樣”為引子,講述了眾多重醫人在疫情期間聽黨指揮、舍生忘死、義無反顧、投身一線的事跡。其中她寫的《一封給武漢的情書》和收到的兩封回信所傳遞出的中國青年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讓學生們尤為感動。王越希望通過這特殊的一課,讓剛入學的新生們埋下一顆關于醫學的信仰,關于大愛與溫暖,關于使命與擔當的“種子”。她寄語大家在接下來的學醫生涯中,讓這顆“種子”不斷生根發芽,最終成長為德才兼備的醫生。
隨后,播放了重慶醫科大學原創紀實“科技戰疫”視頻影片《火線攻關》,展示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臨時,學校的科研工作者們挺身而出、迎難而上,用中國速度與疫情賽跑,爭分奪秒、扶危渡厄,最終成功研發出國內首個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的過程,影片生動展現了重醫科研工作者在國家需要面前挺身而出的勇氣、智慧與擔當。
第一臨床學院2021級臨床一系2班學生唐悅表示,上了這特殊的一課,聽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故事,還有值得傳承的西遷精神和抗疫精神。西遷故事,疫情故事,一個個重醫人的故事都告訴我們:他們的模樣,就是醫生的模樣。能成為醫學生是一份幸運,成為醫生,自己任重而道遠。第二臨床學院2021級臨床醫學學生李煥君表示,聽完了這些激勵人心的動人故事,心中十分感動。65年前,以陳同生、錢惪為代表的開拓者,從繁華的上海西遷重慶,為重醫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一生,深刻地詮釋了西遷精神。選擇重醫的同學們,必將從前輩手上接過接力棒,不忘傳承,繼續奮斗。兒科學院2021級兒科學學生李霏談到“聽完報告后熱血澎湃!疅o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這是我對醫生這個職業新的理解”。他表示,作為一名剛步入重醫校門的大一學生,定將牢記嚴謹、求實、勤奮、進取的校訓,以守護人民生命健康為畢生使命,為祖國的醫藥衛生事業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