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識網 時間:2022-06-13 09:10:49
近日,多家主流媒體以“內蒙古發現31座漢墓”為題報道了和林格爾縣小紅城漢代墓葬發掘情況。我校歷史文化學院考古文博系師生參與本次發掘,并因嚴謹的工作態度、規范的操作流程得到了相關專家的肯定與好評。
小紅城漢墓位于和林格爾縣小紅城古城西北約1公里的一處臺地上。墓葬以西約2公里的明代大紅城古城附近曾發現眾多散布的漢代遺物,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初步推斷大紅城古城下可能疊壓了一座漢代古城。
為配合岱海生態應急補水工程的開展,2021年6月至9月,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和林格爾縣文物保護中心、我校歷史文化學院考古文博系共同對小紅城墓地進行搶救性發掘,這也是我校歷史文化學院考古文博系考古教學實習的重要一環。
本次進行田野考古實習的是2020級考古文博班的42名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考古文博系主任齊溶青老師帶隊,指導教師李鵬珍博士全程參與。參加實習的全體師生秉持著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在發掘中一絲不茍,在生活中齊心協力,在實踐中鍛煉田野發掘工作能力,圓滿完成了本次田野考古實習,并取得重要收獲。值得一提的是,我?脊艑W專業歷年教學實習都得到了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林格爾縣相關部門以及學校教務處、后勤管理集團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工地質量和工作生活環境均有顯著改善。
此次發掘墓葬共計31座,分布密集且形制多樣,包括土坑豎穴墓、土洞墓、磚壁墓、磚室墓四種。其中,磚壁墓在內蒙古中南部地區極少發現,對于豐富該地區的漢墓類型具有重要意義。出土隨葬器物種類豐富,包括陶器、釉陶器、銅器、鐵器、石器等,共計350余件(套),以“罐、壺、灶、井”的陶器組合最為常見。根據墓葬形制與器物組合、錢幣初步推斷,小紅城墓地的年代為西漢中期至東漢早期,前后延續約200年。
目前,考古實習已由田野發掘階段步入室內整理階段,之后還將完成發掘報告編寫以及其他研究工作。